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肇端于1902年陕西大学堂所设“中学门”及“西学门”辖属的“文语科”,历经百年,不断壮大。1923年国立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时期,已设立了suncitygroup太阳新城。1924年,鲁迅先生曾应邀讲学于此。1937年抗战爆发,西北联合大学成立,其文理学院下设国文系。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复名国立suncitygroup太阳新城,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为学校主要院系之一。1949年后,高等教育实行院系调整,撤消院级建制,遂又改称中文系。1994年,为适应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在原中文系基础上,成立了文学艺术传播学院。2001年,学校恢复原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之旧名。
著名学者黎锦熙、罗常培、胡小石、曹靖华、杨晦、罗根泽、高亨、蒋天枢等曾在校执教;张西堂、傅庚生、刘持生、郝御风、宋汉濯、单演义、杨春霖等先生亦长期设帐讲学于此;安旗、马天祥、张华、刘建军、张学仁、雷成德、赵俊贤、薛瑞生、薛迪之、杨昌龙、周健、曹汾、赵俊玠、房日晰、费秉勋、韩理洲、阎琦、雷树田等仍笔耕不辍,新著迭出;王启兴、董乃斌、边兴昌、王富仁、同向荣、张中良、吴予敏、方兢、倪文东、牛宏宝等学者曾在本学科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知名学者何西来、王富仁、薛天纬、党圣元、罗钢、张永清,知名作家雷抒雁、贾平凹、迟子建,知名编剧及导演张子良、黄建新、周友朝、张晓春,知名新闻工作者马利、万武义等均毕业于本学科。学院秉持知能并重、守正创新的教育理念,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被誉为“作家摇篮”“唐代文学研究重镇”和“文艺批评劲旅”。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现为陕西省委宣传部与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共建单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宗教学、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汉语国际教育、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汉语言文学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为国家级一流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一流学科,陕西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为陕西省特色学科。设有全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高校)4个国家级基地,拥有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发展研究中心、优秀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唐文学研究院为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审美文化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秘书处所在单位。
学院现设三系一部:中国语言文学系、广播电影电视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和大学语文教学部,设有汉语言文学(含创意写作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方文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为国家级一流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大学语文》《电影作品读解》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现有在岗教师94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25人。其中,有国务院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中文教指委副主任1人、委员1人,教学名师1人,省级人才9人。
近五年,学院立足汉唐文化故地与陕西文学大省优势,结合中文学科历史传统,形成了“唐代文学文献与区域文学研究”“文本阐释与批评话语重构研究”两大优势学科方向,“鲁迅传统与现实主义文学研究”“汉语语法与汉字字用关系研究”“中国西部影视与戏剧文学研究”三个特色学科方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100馀项,出版学术著作60馀部,发表学术论文300馀篇、文艺作品200馀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40馀项。主编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唐代文学研究》,出版“suncitygroup太阳新城语言文学研究丛刊”四辑17种。主编《唐代文学研究》,合办《小说评论》《美文》,成为知名行业阵地;与中国文联、长崎大学等境内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者成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数据库收录;智库成果获部委领导批示落实,语言扶贫获教育部发函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