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西北大学名家讲坛相关学术讲座——“早期中美电影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在文学院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加州大学圣马科斯校区历史系萧知纬教授莅临太阳新城官网就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说,并与太阳新城官网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suncitygroup太阳新城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阿利老师主持讲座,教授曹小晶老师、副教授高字民老师、副教授巩杰老师以及影视专业的同学们到场聆听了讲座。
萧知纬教授从“好莱坞的含义”、“文化帝国主义与Agency”以及“翻拍美国电影”三个层面细致阐释了“早期中美电影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这一论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萧教授提出在当前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电影研究领域的跨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电影研究者被要求具备全球文化的宏大视野,真正理解本土文化必须跳出本土局限,细致探寻本土历史文化与外部因素日趋紧密的关联性。讲座第一部分,萧教授论及好莱坞的多重含义,从好莱坞的广义含义、狭义含义以及在中国的含义几个角度指出中国电影的起源与美国电影最为相关。并认为中国电影民族特色的形成是中外文化互动的结果:一方面来自早期美国电影的启发,另一方面在与之生存竞争中形成了本土电影美学。第二部分,萧教授从“美国电影如何被接受”,“片名的引导作用”等方面阐述文化帝国与Agency。第三部分,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中翻拍好莱坞的实践,萧教授分享了自身的学习与观影经历和在研究中一些对比发现——早期中国电影对早期美国电影大量的模仿、照搬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变题。有关这一论题的现实意义,教授指出当前学界对“翻拍”现象的关注,从翻拍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
教授重点以翻拍自美国电影《Don’t Change Your Husband》(1919)的中国早期电影《情海重吻》,再由点及面,论及《国风》(1935),《姊妹花》(1935),《夜半歌声》(1937)三部中国早期电影,将它们分别与美国电影《Our Dancing Daughters》(1928)、《Lady of the Night》(1925)、《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25)进行对比。最后萧知纬教授总结道:研究生早期中美电影关系需要更宏大的视野,不只是放眼好莱坞影片,不只是关注故事片也不只是研究电影一门学科。中美电影关系中的agency问题存在翻译过程中的“偷梁换柱”以及语境因素改写的意义。面对电影翻拍现象,移花接木的同时也凸显了本土文化。
讲座最后,在座师生基于萧教授所讲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提问。萧知纬教授近两个小时的精彩讲述,为戏剧与影视学的师生们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具有极强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撰稿人:虢依桐 贺玮程 谢昌琦